蟛蜞菊和雏菊有哪些区别?

菊花图片

蟛蜞菊和雏菊虽然同属菊科植物,但它们在形态特征、生长习性、分布范围以及用途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:

形态特征

蟛蜞菊:植株为多年生草本,茎匍匐且上部近直立,基部各节生不定根。叶片对生,呈椭圆形、长圆形或线形,边缘有粗疏齿或全缘,两面疏被短糙毛。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或叶腋,舌状花黄色,舌片卵状长圆形,管状花也为黄色。瘦果倒卵形,多疣状突起,无冠毛但有具细齿的冠毛环。

雏菊:植株相对矮小,为多年生或一年生葶状草本。叶基生,草质,匙形,顶端圆钝,基部渐狭成柄,上半部边缘有疏钝齿或波状齿。头状花序单生,直径 2.5 - 3.5 厘米,总苞半球形或宽钟形。舌状花白色带粉红色,舌片开展,全缘或有 2 - 3 齿,管状花多数,黄色。瘦果扁,有边脉,两面无脉或有 1 脉,冠毛不存在或有连合成环且与花冠筒部或瘦果合生。

生长习性

蟛蜞菊:喜温暖湿润气候,耐阴、耐瘠薄,常生长在路旁、田边、沟边、山谷或湿润草地上,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,能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繁殖。

雏菊:性喜冷凉气候, 忌炎热,喜光,又耐半阴,对栽培地土壤要求不严格,但以疏松、肥沃、湿润的土壤为宜。

分布范围

蟛蜞菊:原产南美洲,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,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
雏菊:原产于欧洲,原种被视为丛生的杂草,在园林栽培中常见。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,在中国各地庭园也常被栽培。

用途

蟛蜞菊:具有一定药用价值,全草可入药,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散瘀之效;也用于园林地被植物,起到覆盖地面、保持水土和美化环境的作用。

雏菊:主要用于观赏,常被布置在花坛、花境边缘,或盆栽观赏;它也寓意着深藏在心底的爱,常被用于表达情感。

苗木推荐

相关文章